阅读:2106
回复:1
|
[更多]做IT的困惑
最近遇到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职业发展案例,一位在IT行业的职业人士G刚刚进入不惑的年纪,却突然在职业发展中失去了方向:在公司内部发展上遇到“天花板”式的发展瓶颈,外部的机会又屡屡受挫,薪资和职位的考虑让他可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
我很能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因为职业的关系,经常能够接触到类似的案例。俗语有云:四十而不惑。不过把这句话放在IT业界的同仁身上,恐怕很多人都很难坦然面对。正如我们《面临即将来临的人才短缺:未来会如何?》白皮书上所阐述的那样,一个职业从热门沦为冷门的速度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一样快。一度生命期有3年的技能现在只有9个月。 IT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一个中层管理者为任职公司发挥的领导作用、技能以及经验,不再持续多年而无后顾之忧。取而代之的现象是在IT界打拼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时间和工作的压力,“前有大河,后有追兵”,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断受到各种因素的挤压。 根据以前接触过的案例,我归纳了造成这种“困惑”的主要原因: 1、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长远眼光,急功近利,跳槽频频; IT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的不断加剧,造成了整个行业人才在职业选择上的浮躁心态,人才的跳槽离职率不断攀升。有一部分人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抵挡不住外在的诱惑,往往因为薪资或者某个热门的技术,做出一些冲动的选择,使得自身所拥有的专业技能泛而不精,缺乏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频繁的跳槽也直接影响了雇主对其职业忠诚度的评价,而职业忠诚度是国内公司在招聘高管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标准。 2、 自身发展定位的缺失,职业目标模糊; 创业还是打工?走技术性的发展道路还是走管理型的职业发展道路?不少IT人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以致IT行业的现状是人才可替代性太强,人才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职业目标模糊的情况下很难去累积成功所必需的特质,而每个不同的职业定位决定了发展过程中知识、技能积累的取舍和平衡,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市场环境下,特质成为职业发展的标签,尤其对于职业经理人,特质成为其在行业中提升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品牌亮点。 3、 语言、文化、个人职业成熟度等客观原因成为职业发展难以突破的沟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际IT巨头涌入中国市场,简单的外语交流已经不能适应开展国际化业务的需要,同时国际化的贸易需要深谙中西方管理文化的国际化人才来配合企业业务的发展。而有些经理人虽然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管理专业知识,但因语言和文化的问题,无法融入国际化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的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根据上述的原因,针对和G一样“困惑”的人士,建议在IT行业发展的职场人士对症下药,理清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达到“四十不惑”的境界: 1. 根据自身最擅长的技能和专注的领域,给自己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制定阶段性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积累在该职业发展方向上所具有的特质,塑造自己的职业品牌。
2. 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及自己职业规划的目标,完善个人资质上存在的不足,诸如在语言技能的提高或者管理才能的提升方面完善自己,使自己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使命下都能胜任。 3.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到四十不惑年龄的IT人才,要知道背后是无止尽的技能进步,要量力而行,不要过于苛求自己,培养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快乐工作,享受生活。 |
|
1楼#
发布于:2016-08-19 14:45
学习了。职场瓶颈期确实是我们大多数人会遇到的一大难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