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72 回复:0
echo
134

帖子

856

跟帖

2552

积分

钻石榴莲
钻石榴莲
  • 社区居民

[BPM文章学习]说说流程管理软件的分类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8-17 09:55
现代企业流程纷繁复杂,流程管理如果不借助软件平台是难以想象的,而现今的流程管理软件也开始风起云涌了,很多公司推出自己的软件产品,这些产品设计思想不同,定位不同,应用也不尽相同,如何选择流程管理软件成为摆在CIO面前的一个课题。在选择之前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软件的差异在哪里。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自己的。

流程管理软件总体来说分四类:

第一,流程呈现软件。这是流程管理的基础软件。一个企业要搞流程管理,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流程梳理和呈现,流程梳理和呈现就要用到流程呈现工具,通俗地讲,流程呈现软件就是绘制和管理流程图的软件。从前我们可能会用绘图工具来完成这样的工作,但是绘图工具不具备协同功能,不能支持对流程生命周期的管理,现在的流程呈现软件应该是一个平台,不仅能够结构化地呈现企业的流程,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流程以及流程相关要素的管理。



第二,流程建模软件。流程建模软件能够把流程作为一种模型,采用标准化的语言用系统化的方式构建流程完整的结构模型。流程呈现软件和流程建模软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业务和管理人员用的,用来描述业务活动,为了进行管理和业务改进;后者是专业人员工具,用更复杂的系统化语言来描述流程,为的是能够在管理整合以及流程IT化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就流程来说,它可以通过一种整体化和结构化的方式来呈现的,能够面向不同应用构建各种条件的流程场景。现在的流程建模软件通常也可以构建多种管理模型,包括组织岗位、绩效、风险内控等等。



第三,流程分析软件。流程分析软件是基于流程建模软件的,在流程图上对流程的要素赋予各种数据信息,通过流程的模拟运行运算出流程执行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对于流程分析有重要的帮助,我们称之为流程仿真。这种流程模拟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它们对于流程改进能够提供方便的支持。比如说,我们要优化一段流程,就可以构建不同的方案模型,通过模拟运行这些方案模型来对比可能的实际效果,通过效果来分析和选择什么样的方案才更好。这显然要比我们粗放的经验判断要更具有科学性。不过这有两个前提,一个是首先你还是要构建自己的流程模型,这就要用到流程建模软件;另一个是你必须有足够的数据支持,你所在企业的运营管理需要有相当高的数据化水平,而不幸的是我们现实国内企业运营的数据化水平普遍很低。



第四,流程中间件软件。这是一类支持把流程开发成为工作流的软件。流程建模软件负责设计流程,工作流软件负责在IT系统中来执行流程,流程中间件软件就是负责把流程建模软件构建的流程模型转化成为实际可以执行的工作流。对企业来说,把不可控的人的活动交给可控的机器,这似乎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不过别忘了它是个桥梁,它需要两岸,一端是流程模型,一端是工作流。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因为它应用的前提:1.是你必须保证之前设计的流程已经经过持续优化之后有足够的好。因为:好的流程固化的结果是事半功倍,不好的流程固化的结果是另一场灾难的开始。2.是你的流程模型要应用标准化的语言并且能够细化到执行软件能够应用的程度,这是需要相当的工作量的。从流程设计到工作流是一个流程固化的过程,也就意味着流程成为工作流之后就很难再有柔性。


以上四种流程管理软件并不是孤立的关系,流程呈现软件可以做流程建模的前期工作,流程建模软件是流程分析的基础,是流程中间件软件应用的前提,流程分析软件和流程中间件软件是流程建模软件后续应用的延伸。
当前的流程管理软件通常是跨界的,比如流程建模软件向管理整合的方向延伸,也向流程分析软件和流程中间件软件方向延伸。国内很多软件提供商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这其中的边界和差异,于是开发出来的软件也就有了五花八门的结果,相同的是最后都贴上BPM的标签。实际上,BPM是一个管理范畴,而你的软件不管多强大都只是为BPM提供部分的支持。


流程管理软件的跨界有些确实是企业真正的需要,有些则未必是。国内企业就目前的流程管理水平来看,其实最需要的首先是流程呈现软件,但仅仅是流程呈现软件又通常不容易让企业能感觉到流程应用的价值,因为他们还没有走过这个流程管理的启蒙阶段。毕竟软件提供商很难说服客户明白这样一点:其实管理的工作是需要他们自己来做的,IT手段只能为管理提供便利性而不是管理能力的根本性提升。


一句话:IT系统能够让管理好的企业插上翅膀,管理糟糕的企业依然还是糟糕,也许会更糟。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