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38
回复:2
|
[更多]怎样才能做到更大限度的【感同身受】?
辩论最为人诟病的一件事就是
“抽签决定立场”。 你必须去为你的立场辩护。 这是最好的感同身受的机会。 举个极端的辩题“应不应该抵制玉林狗肉节”。 某位十分热爱小动物的辩士抽到了反方。一定会有“不适”乃至“抗拒”。 那是他内心的基本价值观在指导他的行为。如果没有这个“辩论要赢”的压力存在,可能他永远不会去试着考虑“怜悯”之外的立场。 当然,这时候,作为教练,会有很多方法去“引导”。比如用“文化比较”“数据统计”比如“田野调查访谈”等等来辅助这位辩士去“理解”这个立场。 但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抽到了,要想办法赢”这个因素来“对抗”长久以来形成的价值观。 而不断遇到各种的辩题,会让你不断去努力了解“排斥”的立场。 有关于世界观的、有关于政策的、有关于亲情爱情的、只要这个世界上所有有对立观点的事,都可能是你遇到的辩题。 这个过程,会很难,甚至痛苦。 但是 当你发现以前很多人做出的让你觉得“不可理喻”的决定,变得“可以理解”的时候, 当你发现以前你会不假思索给出判断的事情你希望多了解一些信息再做判断的时候, 当你发现以前你会愤怒、辱骂的现象,你会先审视自己情绪的缘由是不是因为盲目的时候, 你差不多拥有了基本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而这个能力,能让你 在与朋友讨论时、 与老板沟通时、 与客户谈判时、更容易抓住对方的想法。 而这一切,就是“辩论”这个特殊形式的游戏能够给你的。 也是这个游戏“抽签决定立场”带来的能力。 如果看完这篇文章,各位原本不会去想一些自己“排斥”的对立面的事情,现在愿意去进行更多的思考,那,你就比读这篇文章第一个字之前,多获得了一点感同身受的能力。 |
|
1楼#
发布于:2016-07-12 12:37
所谓的感同身受充其量能算是一种安慰,但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却可以身体力行。
|
|
|
2楼#
发布于:2016-07-12 13:59
依靠换位思考是做不到感同身受的
如果不能真正易地而处,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自己的格局限制 |
|
|